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“彩礼贷”注定不受待见

来源: 经济日报  2021-03-18 11:28:14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近日,一则关于某地一银行推出“彩礼贷”的消息在网络传播。根据有关报道,这家银行称,海报为产品部门的宣传,该产品未上线,后期也不会上线。 

      “彩礼贷”海报刚一面世,便遭到舆论一边倒的批评。曾几何时,一些地方高价彩礼攀比之风盛行,备受社会诟病,要求治理遏制的呼声一直很高。经过有关方面的宣传引导,倡导新风尚、推动移风易俗,渐成社会共识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看似善解人意、雪中送炭的“彩礼贷”却反其道而行之,无异于给陋俗推波助澜,刺痛大众神经、遭至社会抵触,自然在意料之中。 

      中央多次提出,对婚丧陋习、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,要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推广积分制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等做法。民政部《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指出,整治天价彩礼等不正之风,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。“彩礼贷”无异于是跟社会文明风尚唱“对台戏”,更在挑战上级有关要求,肆意冲撞道德和法律边界。 

      在消费越发多元化时代,商家注重细分市场精确营销,只要合法守信不违背公序良俗,原本无可厚非。可是,“彩礼贷”不受待见却提示人们,任何服务产品的提供,任何商业逐利行为,任何创新营销手段,都不能逾越道德、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底线,不能低估公众智商、漠视价值伦理,而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,讲求社会公德、恪守社会责任。引导理性、健康消费,倡导、恪守商业文明,才能塑造良好口碑、增强顾客黏性、实现各方共赢,反之,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,既损自身声誉又给社会添堵,没有赢家可言。(经济日报 范子军)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新网银行因信息采集违规收罚单

      2022年06月08日11时42分
    • 央行:对受疫情影响人群合理延后还款期

      2022年04月15日09时21分
    • 北京:对受疫情影响企业不抽贷、不断贷、不压贷

      2020年02月05日10时37分
    • 中行:全球财富再平衡 中国资产将更受青睐

      2020年04月10日17时22分
    • 人民币债券受捧彰显“中国引力”

      2022年03月10日09时11分
    • 人民币越来越受欢迎|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

      2022年10月08日16时25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